教学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动态 > 正文

《中国艺术之美》第五讲--楚腔楚韵、楚风楚情

作者:文/章潇月 张雅思 图/周锦杰 申荟吏   来源:      发布日期:2025-04-01   浏览:

3月29日上午,楚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夏青玲应邀至我校阳逻校区讲授本学期美育教育选修课《中国艺术之美》第五讲——楚腔楚韵、楚风楚情。

课堂伊始,夏青玲介绍了楚剧的地方性,楚剧是湖北省地方传统戏剧,源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孝感市一带的山歌、道情、竹马、高跷及民间说唱等艺术形式。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楚剧以其独特的“一清二弹三哭”声腔体系闻名遐迩。夏青玲以楚剧三大声腔为切入点,带领学生们了解楚剧艺术。她通过楚剧小调《推车赶会》《白蛇传》的铿锵板腔与新编现代戏《向警予》的高腔片段彰显了楚剧的戏剧张力。

接着,她邀请学生们上台,现场教授了戏剧中“开门”与“关门”的动作和她的代表作《推车赶会》中的经典片段。她还亲自示范了戏曲中是如何通过眼神交流和肢体动作来传递人物情感。

2024级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付俊彦感慨道:“印象最深刻的是夏老师分别用黄梅戏唱法和楚剧唱法演唱了一段《梨花颂》,让我直观地感受到楚剧与其他戏曲唱法的不同。”

互动环节,学生们积极上台,传统戏曲的“四功五法”化作可触可感的艺术启蒙。夏青玲的两位青年弟子演示并传授了如何使用水袖、手帕和云帚这三样戏剧常见道具。水袖翻飞间尽显身韵之美,方寸手帕演绎了精妙技艺,云帚挥舞勾勒出了舞台意境。学生们通过亲身体验,在甩袖转腕中领略了楚剧的魅力。

体验水袖技法后,2024级新闻传播学类学生陈颖表示:“我平时很少有机会接触戏剧,而夏老师的课堂不仅让我领略了大师风采,还让我有机会亲身体验了如何甩水袖。”

(审核:廖良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