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晚,武汉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葛刚岩应邀到湖北大学阳逻校区以《屈原与他的时代》为题,为阳逻校区200余名学生授课。论坛由通识教育学院副院长向祖慧主持。
葛刚岩从“荆与楚的关系”“《天问》的生成”“为什么早期文献中没有屈原的记载”三点切入,以史论结合的方式,有理有据地为学生展开讲述。他指出地名多根据地表特征而取,而上古国名又多源于地名,由此逐步解答荆楚地名之变的中心问题。
随后,葛刚岩请在场学生上台分享他们的观点。考古学专业黄晶诚踊跃发言:“‘楚’的称呼并不是中原邦国对楚国的蔑称,楚人也将自己称为‘楚’”。葛刚岩对他的观点表示充分肯定。紧接着,葛刚岩又从时代因素与地理环境等方面分析,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屈原及他所处时代的了解。
“在学术面前只有对错,不分身份,不分年龄,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葛刚岩坚持运用“议读之”的方式,与学生共同探讨、一起进步,学生踊跃上台发言,现场氛围活跃。论坛结束后,许多学生仍不愿离去,向葛刚岩提出疑问与个人见解,葛刚岩悉数耐心回答并推荐相应阅读书目,给予他们赞赏与鼓励。
葛刚岩,武汉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获得中国文学博士、海外汉学博士。2014年回武汉大学文学院任教,创立“慕山书会”,研修儒学经典及先秦文论。著有《〈列子〉成书及其思想》《〈山海经〉注释》《〈列子〉成书考》等专著,在《文学遗产》《文史》《文献》《武汉大学学报》《东北亚文化研究》《人文研究》等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
(审核:廖良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