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通识教育学院提议,10月14日下午,教务处组织召开通识教育学院教学工作专题会议,集中分析了通识教育学院学生高等数学、计算机、大学英语等课程的学习效果,并深入探讨了加强质量监控,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教务处、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外国语学院、通识教育学院等有关单位负责人、任课教师代表参加会议。
为使此次专题会议取得实际效果,通识教育学院此前对2010-2013级学生大一期间高等数学、计算机、大学英语等科目的期末考试成绩进行了详细分析。
会上,通识教育学院院长高天琼从两个方面介绍了召开这次会议的背景:一是高等数学、计算机、大学英语等公共课程是通识教育必修课的重要内容,这些课程学习效果的好坏会对学生今后的考研、工作技能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需要高度重视这一类课程的教学;二是学生普遍反映这类课程学习难度大,从分析情况看,计算机、高等数学两类课程的挂科率较高,如在通识教育学院成立以前的2010级心理学、市场营销专业,计算机挂科率高达50%以上。通识教育学院成立以来的近三年,这两门课程学生期末考试成绩起伏也较大,横向比较而言,挂科率较高。
基于以上分析,高天琼提出四点建议:一是任课教师应在每次课后布置作业,加强练习,督促学习,加强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二是每一、二单元统一安排一次测验,检验教学和学习效果,督促学生自觉复习;三是要进一步强化课后辅导,加强对学生的学习引导和监督;四是要科学排课,杜绝高等数学、计算机等课程4节连堂的现象,且每天该类课程不宜超过2个学时。
与会人员就影响学生上述科目及格率的原因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原则同意通识教育学院提出的有关建议。此外,与会人员还建议购买高等数学习题库、提供“慕课”资源等。
教务处处长邵士权说,通识教育学院是湖北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桥头堡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试验田,通识教育学院的教学工作离不开各学科性学院的共同努力。希望有关学科性学院和任课教师继续支持和创新通识教育学院教学工作,不断改进教学方式,特别是高等数学、计算机、大学英语等课程的教学方式,提升学习效果,提高通识教育学院教育教学质量,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作出贡献。
邵士权表示,教务处会形成并下发此次专题会议的会议纪要,提出具体措施和指导意见,希望相关学科性学院结合实际情况具体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