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晚,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曾张帆副教授以“移动通信从1G到4G的演变”为题,为润德苑全体同学作了专题讲座。
曾张帆说通信就是人与人的通信,物与物的通信。现在中国通信的特点是数量特别巨大,有着2700亿的用户群体。其次就是现在的应用不断的增多,用户们可以用手机随时看新闻,照相,看日历等。
曾张帆从现代通信的发展和每一代通信的技术两个方面进行了讲解。他介绍到,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即1G在上世纪20年代出现,这种通信就只能提供语音,也就是所谓的“大哥大”。第二代通信即2G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相对第一代的变化是在语音的基础上还提供了数据,可以进行简单的上网操作。3G在我国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但不代表没有研发3G。在上世纪90年代,大唐公司做了中国自己的3G标准,但可惜的是这个标准当时不被国际认可,但是它为4G提供了大量的技术支持,使得4G能得到迅猛的发展。对于4G来说,流量是它的主要功能。将来的5G应用场景将更加的丰富,可以在高山,沙漠等一些极端地点使用。
当具体谈到每一代的技术时,曾张帆表示第一代为空分复用接入技术,是通过频率区分不同的用户,但是一旦用户多了后就不能很好的分别。为了解决这个问题,2G使用了时分多址技术,它通过错开时间通信解决这个问题。在此基础上,3G使用了码分多址技术,利用的是不同的码。而4G更加高端,它使用了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同时用了频率、时间和码。但是如果现在用户一多,这些都将不够用,将来的5G会从功率方面着手,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
在讲座的最后,曾张帆和同学们进行了互动。他回答了同学们关于专业分流、职业规划等有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