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陕西师范大学于赓哲教授讲“狄仁杰生平”

作者:文/于溪溪 图/巫红仪 廖郅檩   来源:      发布日期:2017-11-24   浏览:

“武周时期政坛险恶,宰相被杀者无数,狄仁杰却能平安进退,最终促成李唐复国,殊为不易。”11月23日,陕西师范大学于赓哲教授做客问津大讲堂和书香琴韵大讲堂,在通识教育学院教学楼B300为通识学子讲述“狄仁杰生平”。

“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即今山西太原人。”讲座伊始,于赓哲简单介绍了狄仁杰的基本信息。“狄仁杰早年考中明经科,从此步入仕途,出任汴州判佐,位于从七品下。在任职期间,狄仁杰被吏人所告。时任工部尚书的阎立本亲自审理此案,称其为“海底明珠”,举荐其为并州都督府法曹。”于赓哲格外强调并州的重要性,作为唐朝的龙兴之地,并州被称为“北都”。在并州,狄仁杰获得“狄公之贤,北斗之南,一人而已”的极高赞誉。狄仁杰的杰出表现被皇帝所知,上元二年,被升任大理丞。于赓哲戏称狄仁杰为“工作狂”,上任第一年判案达一万七千八百起,一时名声大振。

于赓哲称赞狄仁杰为“君子中的典范”。他说:“狄仁杰更倾向于孟子的思想,在武则天时期忍辱负重、择主而侍,处在一种矛盾纠结状态之中。”在武则天大量迫害宗室、实行酷吏政治之时,许多李唐宗室谋划叛乱,狄仁杰被派往各地“灭火”。平叛“李贞之乱”时,出于政治需要,狄仁杰占理不得势,被贬复州。公元691年,狄仁杰第一次拜相,一年后被酷吏来俊臣所告。于赓哲强调:“他是一个实行主义者,将灵活性与原则性相结合。”在监狱期间,为了免受皮肉之苦,狄仁杰主动配合酷吏调查,但绝不诬陷别人。范仲淹曾感叹:“岩岩乎克当其任者,惟梁公之伟欸!”

于赓哲幽默地说:“如果把刘仁轨、李昭德、魏元忠和狄仁杰形象地比作风铁石水,那么狄仁杰的品格可以被称为---上善若水。他在任时尽职尽责,懂得变通,并且在面对困难时拥有水滴石穿的毅力。”对于狄仁杰的晚年生活,于赓哲详细介绍了他对李唐王朝的光复所做的贡献。“他善于以母子之情打动武则天,同时充分利用了最高统治者的迷信思想,最终得以让庐陵王李显在武则天去世后光复李唐。”于赓哲认为“得道多勤”也是狄仁杰政治抱负得以实现的一个重要原因。

2017级公共管理专业张羽烨说:“于教授的讲座使我对狄仁杰有了深刻的认识,对历史有了更系统的理解,希望有机会可以再听教授的讲座。”

 

于赓哲,陕西师范大学本科、硕士,武汉大学博士、南开大学博士后。现任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从事隋唐史的教学、研究。曾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民族研究》等权威、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在学术界产生良好反响,一些文章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光明日报》、《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或观点摘编,曾先后八次获得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陕西省高等院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二等、三等奖项,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3年度获宝钢优秀教师奖,2014年获得陕西省师德标兵称号,同年获得明德教师奖。两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支持,主讲国家级网络精品视频公开课《隋唐人的日常生活——由小见大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