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动态 > 正文

【通识学子心目中的好老师】彭志刚:一生只做教书匠

作者:文/记者团徐梓骞 刘诗雨   来源:      发布日期:2024-04-17   浏览:

春蚕吐丝,蜡炬成灰,岁月蹉跎,行路漫漫。在深耕教育行业的36年里,彭志刚教授专注研究数学教学方法,培养了大批优秀学生。他自谓“学有道,教有法”,毕生致力于做一名无愧于教师身份的人。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在彭志刚眼中,教书育人是他愿意毕生坚守的事业。“教书三十六载,我最自豪的是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本科生。”从青丝到白发,彭志刚一直坚守在本科教育一线,年复一年,从未间断,他以身作则,以身示教,完美诠释了师德师风的核心价值,他的故事激励着更多的教育工作者,以他为榜样,传承师道,育人成才。

彭志刚的数学教育从来不是知识的单向传递,教学之余,他积极与学生沟通互动,“我常提前二十分钟进入教室,课程结束后我也总会在教室多待半小时来解答学生的疑问。我非常享受与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时光”,彭志刚自豪地提到了他坚持多年的习惯,眼里泛过点点星光。彭志刚对教育事业的热情深深地感染了学生们,数学类专业的2023级学生冯佳琦谈到彭志刚教授时感慨道:“他总是耐心地回答我们的问题,无数个复杂的知识点在彭老师的细心讲解下一一串联起来,在我们脑海中形成思维导图,引领我们探索知识的奥妙,也让我们对数学学习充满信心。”除了在学业上的指导,彭志刚也乐于倾听学生在生活中的烦恼。细碎的生活点滴,只要关乎学生,他都会认真倾听,并尽力给予解答和帮助。

深潜海,匠心传道

彭志刚常说“数学是需要沉思的”,他鼓励学生放下手机,倾注心力思考专业问题。在课堂上,他常常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定理原理,自主寻找解决方案。通过分析数学问题的核心,数学分析课堂不再是公式的堆砌和定式的套用,而是充满了问题所引发的思考、质疑和追问的火花。

彭志刚常常思考如何更深入浅出地讲解难懂的内容。比如,在讲述数列收敛的充要条件时,他会用生活中的具体例子作类比,使抽象的内容更加具体;在解释积分第一中值定理的应用问题时,他会运用简单易懂的图像和多种解题思路帮助学生理解新学到的知识。这一切都源自彭志刚对数学教育日日夜夜地研究,引导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彭志刚之所以能够深入浅出地分析问题,源自他扎实的数学功底和高超的教学水平。自从教以来,他始终潜心科研,先后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了几十篇科研论文,以科研促进教学。

启程,倾囊相授

彭志刚从事教育事业36年,深知数学教学需要“戴透视眼镜”来分析学生的疑难问题。新入职、缺乏教学经验的老师在教学上有困惑,他毫不保留地传授自己的经验。他坦言,他不在意被后来者超越,反而希望能够被超越,他希望所有老师都能认真对待本科教学工作。他的专业能力强,能够分析问题的本质,深入了解数学的变化;他尽心提携后辈,在教学上悉心传授,积极响应本科教育改革。

彭志刚更像是传统的知识分子:一生只为当好教书匠,全心全意投入教育事业,全心全意热爱学生。尽管年岁已高,但他仍然有着强大的气场,因为他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对学生态度亲切和蔼,对奖项、荣誉并不在意,始终心系学生成长发展。

谈及即将面临退休,彭志刚心中充满留恋。“我真想多过几个年头,继续站在讲台上,与学生分享数学的奥秘。”从学生时代研究Berman空间的单位球支撑点,到现在管理全校的大学数学教学,彭志刚无法放下对数学分析的热爱,无法放下把学生当作自己孩子、希望他们都能成功的情感,无法放下对教育事业踏实、认真的教学信念。执教三十六年,彭志刚为教育付出的爱与热情滋养一代代学生成长成才。

关于如何成为一名出色的教师?彭志刚的回答是:“热爱教师职业、潜心教学、持有耐心。”他的言行是这句话的最好诠释。一生只做教书匠,一生为教育事业付出了全部的热情和执着,这不仅仅是一段教育的旅程,更是一种对知识的崇敬,一种精神的传承。

(审核:廖良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