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位置,下锹要稳,松土要深,翻土要匀……”10月24日上午,2025级新生劳动教育课程正式拉开帷幕。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教育学(师范)专业的70余名学生齐聚劳动场地,以实际行动开启劳动育人的全新课堂。

课程伊始,长江新区校区管委会副主任刘锁表示,本课程是学校落实“五育并举”方针的重要举措。他指出,劳动实践是培育协作精神与综合素养的关键环节,并勉励同学们珍惜实践机会,在劳动中磨砺意志、增长才干。

“同学们,看这里”,劳动负责人李师傅拿起一把铁锹,开始演示正确的握锹姿势、下锹角度和发力技巧,并穿梭于各小组,逐一纠正同学们的操作动作。学生在李师傅的指导下,投入到翻土松土的劳动实践中。铁锹翻动,泥土芬芳,各小组同学分工有序,或轮流上阵,或从旁协助,现场气氛热烈而有序。在实践过程中,同学们不仅初步掌握了基本的农作技巧,更在协作中深化了对劳动内涵的理解。教育学(师范)专业的梁冰冰同学笑着说道:“土硬,但我们的意志更硬!劳动本来就是要不怕苦、不怕累,这点难不算什么。”

据悉,劳动教育课程是学校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必修课,旨在提升学生劳动实践能力,培育劳动精神与协作意识,提升综合素质,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校将持续丰富教学内容,推动劳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助力学生在劳动中成长、在实践中成才。
(审核:石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