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动态 > 正文

中国科学院殷鸿福院士做客问津大讲堂

作者:文/杨焱雯 图/郑兰沁   来源:      发布日期:2016-10-21   浏览:

10月17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地层古生物学家、全国政协第九、十届委员、国际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工作委员会主席、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原校长殷鸿福教授应邀来到通识教育学院问津大讲堂,为师生作了题为“治学与做人”的报告。学院党委书记李本义主持报告会,200多名师生聆听报告。

殷鸿福院士围绕“治学与做人”主题,沿着“我治学的一例:全球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型研究”和“‘治学’中的‘做人’问题”两条主线开启了与我院师生的学思交流。报告伊始,他从地球历史上的五次大灭绝切入,以自身在华南做37条化石剖面最后主攻长兴煤山剖面而定题的经历,来阐明选题之于治学的重要性,他说:“治学的选题必须是前沿的,必须是热点的,要找没有被发现的世界。”

谈及“治学”中的“做人”,殷鸿福院士从立志、戒躁、正气、独立精神与自由思考四个方面,结合自己高考、择业和学成归国的人生轨迹,讲述了自己对理想、选择和坚持的认识与感悟。此外,他还着重提到了正气、奋斗两个关键词,并指出科研的目的是追求真理,它不应以名利为目的,而应以自由的意志和独立的精神为前提,他强调:“精神不是万能的,而没有精神却是万万不能的。”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积极提问,现场气氛十分活跃。被问及在大学时代的求学感触时,殷鸿福院士这样作答:“我的大学时期是处在既平静又动荡的时刻,我觉得这个四年非常有益,希望你们走过立志—选择—最后定性的过程,拥有各自精彩的人生。”

最后,李本义总结道:“就像殷院士所说的那样,科技是力量,人文是方向,殷院士30年前的科研成果在30年后依然焕发着勃勃生机,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这种立志、戒躁、正气、奋斗的精气神对启示我们如何治学与做人非常重要。让我们牢记殷院士的谆谆教诲,在攀登科学高峰的路途上,勇往直前。”

报告结束后,同学们争相上前与殷院士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