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团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团工作 > 学工天地 > 正文

拿着历史的钥匙,打开时代的大门

作者:张怡晟   来源:      发布日期:2013-06-08   浏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给大家的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史学观念,它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过去,领悟当代,迈向未来。”6月5日晚,湖北大学通识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高天琼在问津大讲堂的发言赢得了现场阵阵的掌声。
    与以往不同的是,高天琼书记是以另外一个身份——《中国近现代史》的任课老师——进行本次发言的。高天琼书记为了让同学更好地理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别出心裁的在问津大讲堂进行了本次演讲比赛。通识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陈腾、院办主任彭显彪以及辅导员许诩、朱慧群出席了这次演讲比赛并担任了评委。
    笃行苑、崇善苑全体同学按专业分成了A、B两队:A队由新闻3个班组成,每班选派一个代表上台进行演讲;B队则是由中国国家语言基地班、对外汉语和汉语言文学三个专业组成,每个专业选派一人参赛。两队围绕演讲主题“中国‘两阶级一阶层’在当代社会转型的重要作用”进行团队合作演讲。
    A队中首先上场进行演讲,与以往演讲方式不同的是A队3位同学采用的是“环环相扣”的主题演讲形式。最先登台的高明同学主要将中国“两阶级一阶层”的历史由来、近现代演变过程的大致过程向在场同学进行描述,接着便由罗霞同学具体分析中国改革开放后“两阶级一阶层”的变化,随后祁雪同学上台讲诉“两阶级一阶层”在当代的重要作用。她们新颖的演讲方式让现场同学大呼“新鲜”,王宵同学看后说道:“A队同学用环环相扣的演讲方法让我眼前一亮,她们这种方式很好的体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与A队不同的是B队采用的是“多箭齐发”的演讲方式,上台的每一位同学都从经济的角度、社会管理的角度和法律法规等角度阐述中国“两阶级一阶层”在当代转型时期的重要作用。当现场同学们对这种方式疑惑时,高天琼书记解释道:“B队3位同学的演讲内容看似无关,实际上是殊途同归的。她们都是朝着同一个靶心的方向,用‘多箭齐发’的方式很好的诠释了本次演讲的主题。”
    据了解,本次演讲比赛的举办是为了更好地让同学们理解“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的道理。高书记赛后总结时说道:“中国近现代史就是一场中国社会转型史,我希望大家通过这门课程能够掌握“史学”的观念,从而能更好的为我国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