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团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团工作 > 学工天地 > 正文

大马虎也需留“小心眼”———关于大学生校园遗失物品事件的调查

作者:武俊梁 马倩菲   来源:      发布日期:2014-12-10   浏览:

    “文学院罗弦的校园卡丢失,希望哪个好心人捡到了卡请联系136XXXX7894”从开学到现在我们时不时的就能在各大群里见到各种寻物启事,大到电脑、书包,小到U盘、钱包、手机、校园卡等学习生活用品都频频失踪。越来越多的物品遗失事件给大学生正常学习生活带来了许多困扰。针对这一问题,记者对湖北大学通识教育学院师生进行了调查采访。

  现状令人堪忧

    调查的结果显示,随即抽取的500名同学中丢过东西的比例为75.1%,东西找回的几率为46.2%,物品遗失比例最高的为校园卡占40%,钱包为10%,眼镜u盘暖瓶水杯钥匙等生活用品占到20%。文学院的王雨倩同学谈到了她的“遭遇”:开学三个月来她遗失过钱包、水杯。甚至有一次别人给她送本子回来她才发现笔记本不见了。遗失物品的情况早已在大学校园内数见不鲜,面对种种物品的丢失,大家又该如何应对?

  寻物手段频出

    所幸的是大约有46%的同学在物品丢失后能将物品找回。而QQ、微信、微博、贴吧等社交平台也成为了寻物的“场所”。除了社交软件之外,我校广播台特推出《寻物十分》栏目来助同学们寻回失物,志愿者协会与食堂办公室于十一月初成立了失物招领办公室,专门为同学们处理遗失物品的问题。经记者调查了解,大部分物品遗失地点在食堂,遗失的原因多是同学们吃饭后回收餐具后却忘记了自己携带的物品。在学院食堂,一件件丢失的物品整齐罗列在专门的玻璃柜中,贵重物品在食堂办公室由专人保管,静待失主寻回。食堂办公室负责人周惠敏说:“设立失物招领办公室以来已经整理了近300件大小物品”,新闻传播学院唐超同学回忆书包失而复得的经历时说:“十分感谢食堂设立这个寻物柜,上次我的书包就是在这里才找到的。”
  尽管寻物途径不少,但是也有一大半同学的物品“不知所踪”。面对东西丢后的现实,大部分同学都选择了自认倒霉。大部分同学都表示:“校园卡掉了补办一张就好了,贵重的东西也不奢求能找回来。”

 透过遗忘的背后

     校园内经常发生物品遗失的事件说明了大学生的自理能力有待提高,平时的粗心和马虎导致各类物件丢失。在频频丢失物品的背后也可以看出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的淡薄,面对如此泛滥的状况,我们不能总是用一句“下次一定记得小心”来安慰自己。在大学的学习中我们不仅要学到课堂知识,也要逐步提高自己处理生活细节的能力, “细节决定成败”。不能因为遗失是小事就将其忽略。
  调查的最后,记者也说出了他的“感受”:“在这个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的年代,独生跟独立分离的越来越明显。”记者也在此呼吁“作为大学生,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请不要让自我的保护的能力被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