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至今,湖北大学通识教育学院2018级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大部分学生已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使用繁体字交流,俨然兴起了一股“繁体字热”。
据悉,“繁体字热”的兴起是因为该专业大一下半学年古代汉语的教材使用繁体字编写,学生们如果不认识繁体字就很难学习这门课程;古代汉语课的内容也是关于古代汉语的知识,学习繁体字在构字方法和组成结构上更利于学习古文,于是学生们自发将手机上的字体换成了繁体。
网络聊天、QQ空间动态......繁体字已经席卷了他们的网络文字世界。有学生用繁体字写文章,也有学生将繁体字与自己的兴趣相结合,用它书写喜欢的诗词。2018级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的朱利闻爱好写诗,他认为,将繁体字与诗句结合,可以帮助自己学习得更快。
“一开始很不习惯,因为繁体字在书写和辨认上有些不方便,”该专业的李星旖说,“但久而久之,认识了更多的繁体字,看习惯后也觉得它有一种别样的美感。”
“使用繁体字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将这种学习融入到平时的生活中,学起来也会更加高效。”2018级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的戴悦说。
相比于简体字,繁体字更为接近古汉语。古汉语是古代文化的载体,该专业的古代汉语课程老师张鹏飞认为,学习繁体字能够帮助学生查阅古代典籍、了解古文,在学习中还原古代文化,深切感受它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