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落幕的省级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中,湖北大学2024级生物科学类专业孙嘉泽同学凭借出色的职业规划方案和扎实的实践成果,从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勇夺金奖。从大一新生的迷茫到如今的笃定前行,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知行合一”的深刻内涵。
迷茫中寻路:规划课点亮方向
孙嘉泽因为对生物的热爱而选择了生物科学类专业,初入大学,孙嘉泽满心憧憬却也充满迷茫。“刚进大学时,周围一切都很新鲜,但未来的路怎么走,我的专业如何学习、如何就业等问题让我十分迷茫。”他回忆道。像众多大一新生一样,他怀揣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却又在现实的迷茫中徘徊。
改变源于职业生涯规划课。这门课具体为学生们系统讲解了职业探索方法、生涯决策技巧等内容。孙嘉泽说:“那堂课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职业认知的新视野。”在课上,通过职业兴趣测评、与老师同学交流,他逐渐了解如何将自己对生物科学的热爱转化为明确职业方向。
基于课堂启发,他确定了未来想从事的职业——疫苗研发工程师,并报名了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疫苗是守护大众健康的重要防线,我希望用所学为提升大众免疫力、守护生命健康出力。”
备赛中磨砺:以汗水铸就梦想
备赛过程是一场孤独而充实的修行。“每天一睁眼,就想着还有哪些资料没收集,PPT还有哪些地方需要修改。”孙嘉泽说道。制作PPT时,他对每一页的内容、每一张图表都反复打磨,力求完美;收集资料时,面对海量信息,他逐字逐句筛选甄别,生怕错过任何关键信息;调研阶段,他四处奔波,联系专业人士,虚心请教。

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有时候找资料找了一整天,却发现能用的很少,真的特别沮丧,感觉坚持不下去了。”但对科研的执着和对梦想的追求,让他一次次选择坚持。“后来我也不断改进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去查找数据,参考学长们的备考经验等,过程确实很难,但好在坚持就有成果。”
学校提供与华大基因、国药集团的交流机会,成为他备赛关键助力。与专业人士交流时,他了解到行业前沿技术与发展趋势和科研人员真实的工作状态、工作环境,发现自己规划中理论与实际结合不足的问题。他调整规划,增加对市场需求和产业应用的考量,让职业规划更具可行性。
比赛时,尽管高手云集,但孙嘉泽凭借充分准备与清晰职业规划脱颖而出。他表示:“当时一心想完整展现对生物科学的热爱与未来规划。”最终,他成功斩获省级金奖。
热爱引领:专业深耕与多元发展并行
本科四年,他有着清晰规划:大一、大二着重夯实基础;大三、大四计划通过实验课程和企业实习,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他梦想着未来能在顶尖科研机构或制药公司,投身普惠性疫苗研发。尽管他深知生物科学行业发展迅速,充满不确定性,但他毫不畏惧。“行业在变,我也会跟着变,但我的科研初心永远不会变。”
“我觉得理论和实践缺一不可,专业知识是基础,在这个基础上能学以致用,才能创造价值。”他还认为,理想的职业规划应与社会同频共振。“只有把个人理想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我们的努力才有更大的价值,这样的目标才能提供持久的前行动力。”
在专注专业学习的同时,孙嘉泽积极参与志愿活动和社会实践,累计志愿服务超30小时。寒假托管实践中,他陪伴孩子学习,分享生物知识,看到孩子们进步,他充满成就感。
生活中的孙嘉泽,是宿舍里的开心果。“我们宿舍经常充满欢声笑语,大家一起谈天说地,关系特别好。”当获奖的喜讯传来,室友们纷纷送上真挚的祝贺。“他们都特别为我高兴,还调侃说我是宿舍的骄傲,那一刻,我觉得特别温暖。”
孙嘉泽自认为是“实践派”,他坚信只有通过不断实践,才能将梦想变为现实。“我知道自己的生物科学之旅才刚刚开始,但我会一步一个脚印,朝着目标坚定地走下去。”

(审核:石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