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我知晓、我参与、我奉献”。目前,武汉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已进入迎检冲刺的关键时期,全市文明创建氛围进入高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高校师生更应该在创建活动中发挥带头和引领作用,积极投身到创建工作中来。
近日,我院师生在学校的号召下,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武汉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支持、配合创建活动,为打造文明和谐“江城”贡献力量。
营造氛围,将文明融入师生心中
为营造良好的文明创建氛围,学院紧锣密鼓地开展了大量细致的宣传工作,让创建活动进校园、进心田。行政楼、寝室楼的电子显示屏上滚动着“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校园内随处可见“共创文明城市,建设美好家园”等宣传横幅;广播台随时播送创建工作的最新资讯;学院网站也及时报道支持创建活动有关工作,积极引导师生员工知晓创建、参与创建、奉献创建。
耳目一新的校园氛围使同学们融入其中,新闻传播学类的叶妞同学就深有体会地说道:“每天进出寝室、教学楼,抬头就能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现在这24个字已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里,随时都能脱口而出了。我平时还会主动关注文明创建活动的动态,想到自己能为创建工作出份力,心里还是会有点激动的。”
“中国梦,我的梦”,助力创建文明城市
近日,各习苑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召开了“中国梦”主题教育班会活动。通过对“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再宣传、再教育,使同学们深刻认识到积极参加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同时也增强了同学们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武汉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来。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团支书在班会后表示:“这次班会让我对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使我对武汉的美好明天充满期待,我一定会在积极参与创建活动的同时,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文明的武汉市民。”
文明言行,引领创建新风尚
学院大力倡导文明的言行举止,在师生中产生了强烈反响。学院注重学生的自我养成教育,总结出“十大良好行为习惯”,要求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提升文明素养,如:要求学生文明就餐,用餐后主动将餐具放到指定的餐具回收区;寝室楼栋内不设垃圾回收处,要求学生自觉将垃圾分类并带出寝室;乘坐校车时自觉排队,并让老师先上车;在校园内的草地上设置“多一份爱心,多一份绿色”、“花草有情人有情,小草向你笑盈盈”等爱护草地的文明标语,提醒同学们爱护校园环境,等等。学院还专门成立了生活园区建设工作组,通过开展张贴文明宣传标语、寝室内务检查、寝室风采大赛等活动,将倡导文明生活方式融入到生活园区建设工作中来,为建设文明校园、创建文明城市贡献力量。
志愿服务,贡献文明创建微力量
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普及活动中,广大通识学子积极行动起来,争做志愿服务新风的传播者。学院成立了微力量志愿服务队,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园内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如清理宣传橱窗,打扫英语角、自习室、计算机房。学院青年志愿者还活跃在当地多个社区,并建立了志愿服务基地。此外,还以社团活动为载体,开展废弃军训服捐赠、图书义卖等活动,传播文明新风尚。

全院全体师生员工在积极参与武汉市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凝心聚力、形成合力、共同发力,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为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坚实的道德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