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武汉晨报】一门语言课8位老师教 一学院创新教学方式,26门选修课均由多位老师授课

作者:通识教育学院   来源:      发布日期:2015-03-17   浏览:

    本报讯(记者郭佳 通讯员杨洁 朱尉铭)以往一门课,都是一名主讲老师讲完,然而湖北大学通识教育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刘怡彤选修的语言知识与应用课程,目前已有四位老师来上课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刘怡彤介绍,开学第一周,语言知识与运用课程由研究佬族语言文化的老师李霞负责讲解绪论,对不同语言颇有研究的她,课程上分享了自己的语言学习经历,课程设置以语言启蒙为主。

   而了解语言语法知识的马晓娟则在第二周“披挂上阵”,联系英汉语法的差异,将英语句型和中文句子进行对比,从而揭示语言的微妙关联。

    “轮流教课的模式可以让我们老师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的专长,也帮助学生对专业的各个分支有准确了解。”马晓娟说。根据教研室安排,该门课将会由8位老师共同负责本学期的教学工作。

    打破了传统的学期“终生制”模式,刘怡彤对于下周任课老师多了几分期待,“每个老师都有不同的教学风格,每周也会有不同的专题,这让选修课增添了许多新鲜感。”

    据记者向湖北大学通识教育学院教学办了解,本学期该学院开设42门选修课,其中有26门采取了多位老师授课,包括心理学、教育学等。

    “湖大一直有团队教学模式,学院也鼓励相关课程采用创新的方式教学。”学院副院长黄文武介绍说,专业导论课大多选择教育团队的形式,一方面该类课程涉及知识范围较广,不同研究领域的老师教学可帮助同学对于学科有基础的认识,而“多面开花”也提高了教学的进度和效率,使得整个团队可以做到优势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