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上午,通识教育学院第四届“问津大讲堂”学生主讲人评选活动圆满落幕。入围决赛的118名同学,44个选题(个人17个,团队27个)在7个赛区同时展开激烈角逐。决赛邀请副校长杨鲜兰,教务处、学工处、团委、图书馆及11个学科性学院党委书记和专家代表,教学督导员担任评委,通识教育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后勤服务中心负责人、全体辅导员参加评审。

比赛要求选手们在30分钟内围绕所讲主题进行阐述,演讲结束后接受现场评委的提问。评委根据选手所讲主题中心思想是否独到新颖,所讲内容是否条理清晰、结构严谨,演讲是否具有良好表达能力,现场气氛是否活跃等4个方面进行评分。本届比赛设有一、二、三等奖,学院将择日公布比赛结果。
主讲人的选题丰富多彩,内容涉及科学、政治、经济、文学、历史、生活等各个方面,有对当今社会儿童失联现象的剖析,也有对人类理想新能源——聚变核能的阐述,还有对古巴比伦文明消失的原因进行分析,更有关于知名作家史铁生的生命美学的探讨。来自弘毅苑的选手黄松敏同学以“浅析现代大学生手机依赖症及其应对策略”为题,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分析了手机依赖症的产生原因,并提出营造良好集体氛围、正确引导等应对策略;来自崇善苑的选手周鹏同学以“生活中的广告与创新”为题,生动阐述广告的内涵化、人物情感化、人物个性化,娓娓道来;来自立学苑的选手唐宇聪以“浅谈西周的变迁及其历史影响”为主题,列举了西周帝王的兴衰,整个演讲过程明快流畅、慷慨激昂。


杨鲜兰从论文写作、演讲风格、演讲内容等方面对参赛选手进行点评,对选手们娴熟和富有激情的演讲表示肯定。她说,“问津大讲堂”学生主讲人评选活动是通识教育学院“人格塑造、知识学习、能力锻炼”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充分体现,活动通过将学生的论文写作与演讲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自主研究,对于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创新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她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注重知识性、思想性、学术性和创新性的有机结合,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问津大讲堂”学生主讲人评选活动是通识教育学院的传统活动,每届活动从每年的10月到次年的4月,持续时间将近一年。本届活动共吸引1332人报名参加,分为班内选拔、苑内选拔、复赛、决赛四个阶段。学院选派专家对进入复赛和决赛的同学的论文和演讲进行专门指导,组织往届优秀学生主讲人来院开展交流,传授比赛经验。活动结束后,学院将组织优秀学生主讲人回校本部演讲交流,并整理出版第四辑《问津大讲堂学生主讲人讲演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