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晚,文科组教学督导员陈阳凤教授在B300录播教室为进入“问津大讲堂”学生主讲人评选活动决赛的选手进行论文写作指导。
讲座伊始,陈阳凤列出了哈佛大学校长在西点军校介绍通识教育时要求学生具备的三种能力,即分析问题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及写作能力。陈阳凤表示,这三种能力对于参加评选活动决赛的同学同样重要。针对这三点能力,陈阳凤强调:要多阅读纸质文本,避免受到快餐文化的负面影响。“微信文学注重快速阅读,会使人忽视文本间的逻辑性”。同时他还提出了词汇量的重要性,指出无论是做文章还是讲话,都要避免词汇的重复使用,这样才能使文章跌宕起伏,吸引读者。针对演讲,陈阳凤强调不能拖泥带水,要尽可能的吸引听众,感染评委;要重视演讲中的高潮和讲话者的气势。

在互动环节中,针对物理学专业杨杰提出的“如何提高论文深度”的提问,陈阳凤表示,一部作品,在读了几百上千遍后,深度自然而然就有了,要能够进入作者与角色的心理,了解到喜剧里面有痛苦,悲剧里面有哲学。另外,针对旅游管理专业李天骄提出的“论题研究的现实意义”的问题,陈阳凤说明了“新”的重要意义:是做文章一定要新,或是内容新、或是材料新,只要有一新就会有现实意义。
陈阳凤寄语同学们,王者的位置永远追不完,希望同学们努力会出,享受比赛过程,注重实践锻炼。花落谁家都不要难过;要为之努力,但不要为之伤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