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下午,通识教育学院第五届“问津大讲堂”学生主讲人评选活动举行决赛,67个选题的团队(个人)学生代表在12个赛区同时展开激烈角逐。由此,历时近一年的该项赛事落下帷幕。副校长杨鲜兰,来自学校各学院、有关部门的领导与老师共60人莅临赛场并担任评委。

决赛中,每位主讲人结合赛前制作的PPT,围绕论文主题进行时限为25分钟的阐述。主讲人的选题丰富多彩,内容涉及科学、政治、经济、文学、历史、生活等各个方面,主讲时有理有据有节,演讲落落大方,饱含情感,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评委根据选手的演讲表现和论文质量进行现场评分,并在参赛选手全部展示完毕后,由赛区组长对主讲团队(个人)的论文写作、演讲风格、演讲内容等进行详细点评,他们纷纷为选手们的精彩表现点赞,既表扬了每位选手的优异之处,同时也指出了论文写作和演讲中需要改进的地方。组委会将根据评分情况遴选一二三等奖,并择日公布比赛结果。


副校长杨鲜兰高度赞赏了参赛选手们高水平的论文质量和娴熟而富有激情的演讲。她说,“问津大讲堂”学生主讲人评选活动是践行“人格塑造、知识学习、能力锻炼”为核心要素的通识教育理念、推进通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益探索。其主旨是引导学生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将阅读和思考的内容写出来、讲出来,从而获得自主学习、研究式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并提高写作能力和演讲技能。她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注重知识性、思想性、学术性和创新性的有机结合,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并要求通识教育学院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创新活动形式,进一步凝练通识教育改革成果,为加快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实现“提质、进位、百强”发展目标注入生机和活动。
“问津大讲堂”学生主讲人评选活动作为通识教育学院的一项重点活动,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式学习能力,锻炼学生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写作能力和演讲能力。经过四年的积淀,已经在全校师生中形成了良好口碑,先后被新华网、中国教育网、荆楚网、长江网、今日湖北等新闻媒体跟踪报道。本届活动从去年10月开始,此届参赛人数1252人,占学院总人数近一半,撰写文章数量554篇。选手经过班内初赛、苑内选拔、学院复赛,最终确定晋级决赛的名单。进入苑内选拔的选手需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阅读5本以上著作、精读10篇以上的专业论文,确保应有的学术水平。学院为通过复赛的选手配备两名导师,分别负责论文撰写和演讲仪态技巧的指导;为进入决赛的选手安排了三场集中的写作和演讲指导。每篇进入决赛的稿件至少修改了5稿。下一步,学院将组织优秀学生主讲人在院内外进行风采展示,并整理出版第五辑《问津大讲堂学生主讲人讲演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