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张应强教授来院作报告

作者:文/杨焱雯 图/吕孟杰   来源:      发布日期:2016-10-27   浏览:

10月26日下午,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应强教授应邀来院作“高等教育质量建设与体制机制”主题学术报告。院长高天琼主持报告。200名师生参加了报告会。

张应强教授开篇以如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这一世界性根本问题,指出政府单一主导模式下的中国教育目前所面临的“管办评”三者分离的现状。他说,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概念模糊的灰色系统,其中涉及到两种意义上的教育水平,即教育发展水平与人才培养效果。他还借用不同消费者对鞋子质量有不同评价的例子,生动类比出教育评价的多元化。

接着,张应强教授分析了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双重教育体制”,对其导致的学校缺乏自主权问题进行了剖析。他提出:“要形成良性互动,必须实现政府职能转变。这需要壮士断臂的勇气,但我们只有严格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纲领进行教育改革,才能真正使学生受益,才是真正对学生负责。”

随后,在市场竞争机制与高等教育质量建设方面,张教授以“市场决定生死”高度概括了当前的教育环境。他引用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里克•博克《美国高等教育》的观点,强调市场竞争的重要性。“美国教育像一块海绵,通过改变自己满足现代化凹凸不平、多样化的教育需要;而中国教育像一块钢板,缺乏柔性,因此我们需要在市场竞争里不断创新。”他生动地解释。张教授从文化约束层面,为大家亮出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文化建设的出路:要相互信任,从质量问责走向质量合作,切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高校永远是质量治理的重要参与者。”他提到。

高天琼在总结时表示,张教授的报告内容丰富,启迪思想,对高等教育的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他认为,学生也是发展教育的参与者,要从大量阅读做起,打开视角,强化市场意识、危机意识,达成质量文化共识,为建设更好的通识学府不懈努力。

会后,同学们与张教授热烈交流。


【主讲人简介】张应强,现任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高等教育研究》杂志副主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5年入选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2014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张应强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高等教育理论、高等教育政策、高等教育管理、教育学原理等,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课题、教育部委托课题以及事业单位委托课题30余项,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1项,第二届全国教育科学优秀图书奖一等奖1项,福建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1项,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教育部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在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已出版学术著作12部,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校文科学报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全文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