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学院举行“金融知识进校园”专题讲座

作者:文/李若瑾 图/吕孟杰   来源:      发布日期:2016-12-01   浏览:

11月30日下午两点半,中国农业银行新洲支行个人金融部经理刘牧为湖北大学通识教育学院学子进行了一场以“金融知识进校园”为专题的讲座。

刘牧以8月19日发生的徐玉玉被骗猝死案件,8月22日山东理工大学大二学生小刘被骗猝死案件,8月29日广东19岁准女大学生蔡淑妍被骗近万元学费跳海自杀案件为例,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出金融知识的重要性。之后,他分别从“金融常识”、“常见骗局”、“应对方案”三方面展开对金融知识的普及。

谈及金融常识,刘牧从个人征信知识说起,首先说到个人信用度低带来的种种不便,继而提出可从建立个人信用记录,努力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定期查询自己的信用记录,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证件四个方面来维护自己的个人征信。与此同时,刘牧再三嘱咐学生远离“裸贷”这种近似高利贷的借款方式。

说到常见骗局,刘牧列举出“假冒公检法诈骗、假冒医保社保诈骗、陌生人短信链接诈骗等50种诈骗方式,对于在校大学生,刘牧着重讲到“校园毒贷款”,此种贷款常具有的以零利息低门槛为诱饵,隐瞒实际缴费标准,诱导学生做贷款兼职,骗取高利息等特征,之后,刘牧结合实例告诉学生们对于此类“把戏”正确的做法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树立科学消费观,不要盲目相信更不要参与进来。

最后,对于花样层出的诈骗手段,刘牧共总结出六大类诈骗途径。分别是通过虚拟号码,冒充熟人,钓鱼网站,网购诈骗,聊天工具以及虚拟招聘进行诈骗。对于千变万化的诈骗招数,刘牧用6个“一律”8个“凡是”告诫同学们“以不变应万变”,即一谈到银行卡,一律挂掉;一谈到中奖,一律挂掉;一谈到“电话转接公检法”,一律挂掉;所有让点击链接的短信。一律删掉;微信陌生人的链接,一律不点;一提到安全账户的,一律是诈骗。8个凡是总结起来即凡是涉及钱的问题,一概不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