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团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团工作 > 学工天地 > 正文

崇善苑召开“问津大讲堂学生主讲”活动交流会

作者:宣传中心 王欣   来源:      发布日期:2013-11-19   浏览:

    为了解答同学们对“问津大讲堂学生主讲”活动的疑惑,鼓励同学们展现自我智慧与风采,激发同学们积极参与问津讲堂活动的热情,11月17日晚上7:00,通识教育学院2012级新闻传播学专业张怡晟与崇善苑学子进行交流。
    为了使同学们能更好地把握演讲稿的写作脉络,掌握各种演讲技巧,张怡晟学长以“从日本善于学习的角度谈其近代崛起的原因”为主题,从文化方面给同学们进行了示范性演讲。
    他首先将近代中国与近代日本进行对比,指出二者都曾面临过亡国的危险,然后以甲午中日海战等实例,展现近代日本不断崛起的强国形象以及对中国发动的一系列战争的侵略者形象,引发同学们的思考。而后他提出了日本对外善于求学于他国,对内善于倡学于民两个观点。面对着亡国灭种的危机,两国都兴起了改革图新的运动,日本的明治维新运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中国的洋务运动却未能带领清政府走向富强的道路,原因何在呢?张怡晟学长分别从改革背景、改革内容和改革结果将二者进行比较,再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运用打比方的方式指出中国洋务运动的实质是“换汤不换药”,而日本的明治维新则是“旧瓶装新酒”,最后就改革结果进行反思,表示改革应具有彻底性但不可忽视各国的国情差异。
    在谈到“日本对内善于倡学于民”的观点时,他指出日本是一个特别重视教育的国家,明治维新时期日本为了求知于世界,大力兴办文化场所,全面普及初等教育,注重改革中等教育和实业教育,重视大学教育,从而使日本的民族文化得到发展,国民素质大大提高,经济和社会得到快速发展。究其内在原因,他表示是因为日本文化具有继发后进性、典型的移植模仿性和随机应变性。最后他总结到中国应秉承杨弃的“辩证主义思想”和鲁迅的“拿来主义思想”,为富国强民的中国梦的实现不断注入新鲜血液。


    在随后的学生提问交流环节,同学们踊跃发言提出自己的疑惑,积极参与互动。新闻传播专业的一名女生提出,自己想写新闻类的演讲稿,但专业知识储备不太充足,写别的又担心涉及其他专业会不太好。针对这一问题,张怡晟给予了耐心解答,他表示这次活动不涉及专业限制,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写一些比较大众化的自己也熟悉的话题。就同学们提问最多的问题即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他指出你对什么感兴趣,关注什么,就可以写什么。他举例解释道,若你对经济感兴趣,你可以去分析一下GDP、经济建模、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等;如果你喜欢某个伟人,如朱熹,你可以针对他的生平成就、性格、取得成就的原因等方面进行探究;你若喜欢某本书,像《红楼梦》,你可以写自己对其中人物形象、社会背景、情节设置等方面的研究和体会;喜欢看电视剧的你,其实也可以写点什么的,如热播剧《甄嬛传》,你就可以分析其中的皇后、妃嫔、答应等各种女性形象……你要是关注娱乐圈,你可以关注一下当今人们对娱乐记者的一些印象,为什么偏见居多?娱乐记者不等同于狗仔队等等。
    交流会结束后,崇善苑的王云英同学在接受采访时说到:“学长的语言很幽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前我对演讲稿的写作脉络和演讲技巧都很模糊,这次交流会让我受益匪浅,使自己感到不再那么局限,同时也使自己有了想去试一试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