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团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团工作 > 学工天地 > 正文

湖大学子响应首个4.18中国华服日

作者:庄稼 张伊倩 余明珠 摄影 巫红仪 朱思淼   来源:      发布日期:2018-04-19   浏览:

4月8日,共青团中央微博官方发布:“中国华服日来袭!新时代,新华服,新青年!确定每年的4月18日为中国华服日。”4月18日,湖北大学学生华服爱好者积极响应首个华服日的号召,在今天身着华服上课,还通过网络晒华服等形式来表达自己身为在校大学生对中国华服日的支持。

华服的种类繁多,2017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黄姝旗喜欢改良版汉服,她觉得这种款式区别于传统汉服的繁琐,更加简单,轻薄,更适合日常。她认为,汉服如果要推广,要真正走进大众,就需要在制作、款式上进行一定创新,简化复杂的制作流程,使价格更加亲民。“我们通过华服日,通过穿汉服,让更多的人看到汉服的魅力,也更了解汉服。汉服不是奇装异服,它是我们民族的服饰,承载着中国的历史与文化,勇敢穿上汉服,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表现。”黄姝旗感慨。

2017级心理学专业的吴文成选择了传统款的魏晋服饰,她还通过网络平台晒出自己穿华服的照片。吴文成说:“华服不仅好看,文化寓意也很好,但是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甚至视之为异端,如今华服已经被官方认可了,我希望能借助网络平台让华服被更多的人知道。”

虽然华服已经被官方认可了,但仍有部分人抱着不看好的态度。2017级汉语言文学专业韦盛丹说:“现在在路上看到穿汉服的人并不会感到奇怪,但是我觉得,相较于路人而言,这个节日更多的是掀起‘圈内人’的狂欢,对我的生活并没有什么影响。”

新闻传播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任课老师薛梅在给学生授课的过程中,也会穿上与当天所教授的文章气质相符的服装。薛梅说:“我很赞成同学们穿华服的这个形式,华服日是匹配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存在,服装是作为一种仪式,同学们穿自己喜欢的华服来上课是包含了自己对传统文化与传统服装的喜爱。”

华服日以服装弘扬传统文化之美,这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方式之一,但绝不是唯一,薛梅认为,华服日是一种形式,还可以有一些更实质的方式,比如读传统文化书籍,达到形式与内容双传承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