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上午,本学期通识选修课《中国艺术之美》之“汉字与书法艺术”开讲,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李劲松应邀至我校阳逻校区授课。
“在座的同学有谁拿起毛笔练习过书法?有谁对书法感兴趣?有谁接触过汉字与书法美学知识?”课堂伊始,李劲松以三个层层递进的问题作为开场,巧妙引出本场讲座的主题——汉字与书法美学。

接着,他从中国书法史上的“晋”“尚韵”这一重要艺术特征娓娓道来,深入浅出地阐释了晋代书法追求神韵、气韵生动的艺术境界。在讲解过程中,他重点介绍了“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在书法艺术上的卓越成就,以及“竹林七贤”等文人群体对书法艺术的独特贡献。
为了向学生们展示不同时代书法作品的风貌,他带领学生们欣赏了《平安帖》《勤礼碑》《孔子庙堂碑》等优秀书法作品。
在欣赏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时,李劲松邀请一名学生根据屏幕中的书法原帖朗读文字,感受书法大家背后的文学韵味。他指出:“书的背后是书家,书家的背后是深厚的文学造诣。”从书法到生活,李劲松鼓励学生们要像书家一样,在笔墨中怡心养神,从容地面对生活,用锐利的眼睛去看透文字中的韵味与精神。
李劲松特意预留了15分钟的互动交流时间,鼓励学生们自由思考、踊跃提问。2024级地理科学(师范)学生侯华淞说:“作为一名书法爱好者,这次课堂给了我难得的学习机会。在与李老师的交流中,他不仅细致解答了我关于书法技法的疑惑,更从艺术鉴赏的角度给了我许多新的启发,让我对书法艺术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中国艺术之美》是湖北大学针对大一学生开设的美育通识课,作为“艺术鉴赏与审美人生”模块中的一门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与审美能力,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审核:廖良才)